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心脏骤停 生死一线 ,ECMO为他“重启”生命!这次,奇迹发生在章丘区人民医院……

来源: 今日章丘  时间: 2025-03-11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当生命体突然没有了呼吸与心跳
什么能让生命有机会“再来一次”?
医生会回答你:
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这项技术被誉为“终极救命神器”
已经为无数急危重症患者
带来生命的奇迹
这次,奇迹发生在
章丘区人民医院内……
 
“叮铃铃……”
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您好,重症医学科……”
“急诊抢救室有一心脏骤停的患者,
需要急会诊。”
这是发生在章丘区人民医院
急救中心的一幕。
 
   患者青年男性,因“突发胸闷、大汗,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前往章丘区人民医院就诊,然而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现场医务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院前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后,判断患者为心脏骤停,急救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迅速转至急救中心进行更高生命支持。
 
   经过40分钟的积极抢救,患者恢复心跳,但仍频发室颤,自主心律难以维持,生命悬于一线。因患者较年轻,家属救治意愿强烈,急诊中心副主任张帅想起了重症医学科的“终极武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
 
   接到电话的重症医学科主任颜廷爽迅速到达急诊抢救室,经过快速评估,考虑患者符合ECMO适应证,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颜廷爽立刻联系ECMO小组人员,10分钟内小组全员及相关设备到达抢救室。在超声引导下,迅速选定置管血管,快速进行深静脉穿刺,同时完成ECMO管路预充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操作。当暗红色的血液被从患者的体内引出,鲜红色的血液回输回患者体内,标志着上机成功。看到这一幕,参与抢救的人员才稍稍地松了一口气,但是完成ECMO上机,只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第一步。

 
   ECMO的维持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战役中,医护人员们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脏器功能损伤、出血、血栓形成、感染、血管开通等,每一个步骤都是对医护人员的严峻考验。
 
   虽然经过严密监护和积极救治,但是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转入ICU后,患者反映肾脏损伤的指标迅速上升,并逐渐出现少尿,甚至无尿,体内过多的液体对患者脆弱的心脏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重症医学科迅速联系医务科,与肾内科、心胸外科、心内科进行紧急多学科会诊。经过多学科综合评估,决定在ECMO支持下行床旁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通过CRRT可有效管理患者容量,降低心脏负荷。在ECMO+CRRT的联合治疗下,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入院十天后,经过心内科及重症医学科的综合评估,患者在ECMO支持下,介入导管室为其行“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

 
   为确保术后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重症医学科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重点看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神志清醒,心肺功能逐渐好转,心脏收缩功能也明显恢复,各项指标趋于稳定。随后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姜志明教授会诊指导下成功撤除了ECMO支持,患者被转往上级医院做进一步康复治疗。
 
   心脏骤停不是生命的终章,在这场与死神争夺时间的战役中,医护人员以技术为刃、以仁心为盾,让“不可能”成为“新生”的注脚——章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先后派出多名医护人员赴上级医院学习ECMO技术,为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院内院外的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订了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多管齐下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的成功救治标志着章丘区人民医院危急重症抢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未来,他们将以更加先进的专业技术为章丘百姓的生命健康筑起更坚强的生命防线。
 
供稿:重症医学科
编辑:张茜
审核:秦慧聪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